高考823分(理科)是许多考生高不可攀的一个数字,而琼海市龙江镇博文村委会文霞村的农家女孩彭麒桦,在家境贫困的条件下,从小学到高中,咬着牙刻苦努力,一路拼搏,在琼海嘉积中学海桂学校顺利读完高中,并取得了理科823分的好成绩。
823分的背后是彭麒桦怎样的努力?她上大学又面临哪些困难?7月15日,记者在嘉积镇新民街一间30平方米的出租屋,找到了彭麒桦和她的家人。
风雨无阻 :读小学每天步行12公里
在介绍女儿求学经历时,彭麒桦的母亲吴贞豌说,最让她心疼的是彭麒桦读小学六年吃了不少苦头,从租房住处到学校,每天要往返6趟,每趟要走2公里,上一天学就要步行12公里。因为离学校越近房租就越贵,家里太困难了,租房只能找最便宜的房子。
吴贞豌还介绍,由于夫妻俩大部分时间都要去打工,平时上学放学都是孩子自己去自己回,哪怕是下大雨,他们也没空去接送。“丈夫常年给别人开小货车,早出晚归。我打零工到下班时间就要赶回来给孩子们做饭,不管下大多雨我都没接送过。”吴贞豌说到这里,还连连自责。吴贞豌称,孩子们吃这么多苦也是她们夫妻俩“自找的”,他们拖家带口离开龙江镇的农村到嘉积来打工,就是想让孩子们从小接受好一点的教育,学到更多见识,希望将来个个都有出息。
名列前茅 :小升初和中高考连闯难关
据介绍,彭麒桦在琼海市第一小学毕业时,因参加琼海嘉积中学海桂学校“海桂杯”比赛获得一等奖,就被该学校优先录取到初中部读初中;初中三年,彭麒桦又是学习成绩优秀,连年获评“三好学生”,中考时以全校年级第四名的成绩被该校高中部直接录取。
彭麒桦说,读初中和高中都在同一个学校,因离家远只能选择住校,家里经济困难,她和读初中的妹妹都是住校,每个星期只有周末才能回家。因为平时回去也没有什么指望,生活费就那么多,不够就少吃点。就是回家想加个餐,父母都忙得没时间做。于是,一周五天都在学校里,除了学习就是学习,“一心全扑在学习上了”。
专业理想:将来一定要做个好医生
考了823分的成绩,填报了什么学校?选择了什么专业呢?
“我前两个志愿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复旦大学医学院。”彭麒桦说,上大学就想学好医学,争取将来做一个好医生。
在问到怎么理解好医生时,彭麒桦讲述了一个亲身经历。她说,因为家里比较困难,平时家里有人生病都不敢上大医院,担心医药费太贵看不起病,就找社区诊所看看,买点便宜药吃。高考前,由于自己突患急性肠炎,而且比较严重,因怕影响高考就到琼海一家大医院去看医生,本以为最多花费100元以内,没想到,就打了一针,买了点药,竟然花了好几百块,父母给自己的一个月的生活费就没有了。
“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,本来我想将来当个老师教书育人也是不错的。后来就改变主意了,决定将来当个好医生,学到精湛的医术,给患者开最便宜又有效的药。”彭麒桦还说,学医也是一门技术,将来学有所成后依然要回到海南,为家乡人民服务。
陷入困境:她能顺利上大学吗?
吴贞豌说起女儿的高考成绩,喜悦之情溢于言表;但说到家庭困难时又显得很忧伤。“你看,就这么小的房子一个月租金要500元,三个孩子读书有两个上初高中都是住校,每个月生活费最少要1200元,家里还有三个人需要生活费,老家还有一个八旬老奶奶要赡养,每个月就靠我们夫妻俩打工的2000多元收入,有时没工做,一个月的生活费就吃紧,需要借钱度日。”吴贞豌介绍,八旬老奶奶还在老家自己照顾自己,夫妻俩也没能力把奶奶接到嘉积来住,只有放假才让孩子们轮流回去陪一陪老人。
记者在出租屋看到,30多平方米隔出个卫生间,其余空间摆了两张床,再加一个地铺,挤得满满当当。“这台屏幕有刮痕的电视还是最近堂弟不要了才送给我们的,家里用的手机也是亲友们用旧不要的。”吴贞豌说,每个月打工挣的钱都不够一家人的生活费,所以家里一直都买不起电视。吴贞豌说,这两天,听说录取通知书快来了,夫妻俩也在四处借钱,但收效甚微。如果连第一年的学费都借不够,恐怕彭麒桦就读不了大学了。
稿件来源:南国都市报